欢迎访问南京智业天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官网
唯一热线:025-58601833

从云南卷看高考政治选择性必修2命题方向新思考​

责任编辑:  录入时间:2025-8-19  阅读次数:72

从云南卷看高考政治选择性必修2命题方向新思考

政治研究员   姜晓阳

2025年云南高考政治卷中,关于“婚前房屋婚后出租,所得租金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”这一颇具司法争议问题的考查,为高考政治选择性必修 2《法律与生活》的命题方向提供了新的思考维度。这一问题在现实司法实践中存在不同观点,一种观点依据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〉继承编的解释 (一) 》第二十六条,将租金视为法定孳息,进而认定属于一方个人财产;而云南卷明确采用第二种观点,把出租行为界定为经营行为,租金归为夫妻共同财产。这一试题的呈现绝非偶然,背后折射出高考政治在本模块命题上的诸多新走向。

一、紧密关联现实法律争议与生活情境

1、对现实争议问题的深度挖掘

高考政治选择性必修2的命题正逐步向现实法律争议聚焦。就如云南卷中的夫妻财产认定问题,在现实生活里,随着房产等重要资产在家庭财产中占比增大,以及婚姻财产关系的日益复杂,此类争议屡见不鲜。命题者敏锐捕捉到这一社会现象,将其转化为试题,意在考查学生能否精准运用法律知识,对复杂现实问题进行分析、判断与解决。这预示着未来命题会从更多如网络借贷纠纷、知识产权侵权争议等现实法律热点中汲取素材。学生备考时,要养成关注法治新闻、研究典型案例的习惯,学会从教材抽象的法律条文出发,深入剖析实际案例,提升知识迁移与应用能力。

2、创设真实可感的生活情境

从云南卷以及其他地区的优秀试题来看,命题者致力于创设贴近学生生活、契合社会实际的情境。在法律模块,可能会以常见的消费维权、劳动纠纷、邻里矛盾等为背景,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。例如,以日常生活中网购遇到商品质量问题如何维权为情境,考查合同订立、违约责任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等知识。这种命题方式,能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法律与生活息息相关,增强学生对法律实用性的认知,也更能考查出学生真实的法律素养与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
二、强化对法律概念的精准辨析与深度理解

1、易混概念辨析成为重点

云南卷对租金性质判定,涉及“法定孳息”“经营性收益”等易混概念的辨析,这反映出命题对法律概念考查的精细化趋势。在选择性必修2中,存在诸多类似易混淆概念,如 “一般侵权责任”与“特殊侵权责任”、“要约”与“要约邀请”、“有限责任公司”与 “股份有限公司”的责任承担方式等。未来命题会加大对这些概念的考查力度,通过设置巧妙的选项,让学生准确区分。教师教学时,应运用对比分析、案例演示等方法,帮助学生清晰把握概念内涵与外延;学生自身要构建概念体系,梳理概念间逻辑关系,遇到题目能迅速精准调用相应概念。

2、考查概念的深度理解与运用

命题不再满足于学生对概念的死记硬背,而是要求学生深入理解概念背后的法律原理,并能在复杂情境中灵活运用。以“善意取得”概念为例,学生不仅要知道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,还需理解为何法律要设置这一制度在实际案例中,面对各种复杂情节,能准确判断是否构成善意取得。这种考查方式,督促学生在学习概念时,多问几个为什么,结合具体法律案例与立法目的,加深对概念的深度领悟。

三、注重知识综合运用与跨模块融合

1、法律模块内知识的综合考查

云南卷中关于夫妻财产的题目,并非仅考查婚姻法中夫妻财产关系这一孤立知识点,还涉及对经营行为、法定孳息等相关概念理解,体现法律模块内不同知识点的综合运用。在实际法律问题解决中,往往需要调用民法总则、物权编、合同编等多个板块知识。未来命题会创设更复杂案例情境,要求学生整合民法各编知识,形成完整逻辑链条进行分析。例如,在考查房屋买卖纠纷时,可能涉及合同订立、物权变动、违约责任以及可能的侵权责任等多方面知识,学生要打破知识板块壁垒,融会贯通。

2、跨模块知识的融合渗透

高考政治各模块并非孤立,选择性必修2与必修2《经济与社会》、必修3《政治与法治》等模块存在紧密联系。在经济生活中,企业经营活动涉及诸多法律规范,如劳动法、合同法、知识产权法等;政治生活里,政府依法行政、司法机关公正司法等也是法律知识的重要体现。未来命题可能会以经济领域的市场监管、政治领域的法治政府建设等为切入点,考查学生跨模块知识融合运用能力。如以政府对某行业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管为情境,既考查《法律与生活》中反不正当竞争法知识,又涉及《经济与社会》中市场秩序维护、政府经济职能等内容,学生需具备全局思维,整合不同模块知识作答。

四、紧跟国家法治建设进程与价值导向

1、以国家法治政策为命题指引

国家持续推进法治建设,不断出台新法律法规、修订完善现有法律体系,这些政策动态是高考政治命题的重要依据。如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《民营经济促进法》等法律出台后,相关个人信息保护、数据权益等内容成为命题热点。命题者通过试题引导学生关注国家法治建设成果,理解法律政策背后保障公民权利、维护社会秩序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价值理念,培养学生法治意识与社会责任感。学生要及时了解国家法治动态,将新法律法规融入学习,思考其与教材知识关联。

2、传递正确法治价值观念

云南卷对夫妻财产问题判定,与国家法治建设中注重公平合理分配财产、维护婚姻家庭稳定等价值取向契合。在命题中,无论是考查民事法律关系、刑事法律责任还是行政法律规范,都会蕴含正确价值导向。例如,在考查侵权责任时,引导学生树立尊重他人权利、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观念;考查司法程序时,强调司法公正、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性。学生在学习法律知识过程中,要深刻领会这些价值观念,答题时不仅从法律条文角度分析,还要从价值层面进行阐述,展现完整法律思维。

五、培养学生法律逻辑思维与论证能力

1、法律逻辑推理的考查

法律学科具有严密逻辑性,高考政治选择性必修2命题注重考查学生法律逻辑推理能力。从云南卷对夫妻财产问题分析来看,学生需依据法律规定,结合题目给定事实,进行合理推理判断。未来试题会设置更多复杂法律情境,要求学生遵循法律逻辑规则,从前提到结论,进行严谨推导。如在考查合同纠纷时,学生要根据合同订立、履行、变更、终止等环节事实,运用合同法相关规定,推导出责任承担方式与解决纠纷途径,清晰呈现推理过程。

2、论证与表达能力的提升

除逻辑推理外,学生论证与表达能力也愈发重要。在解答主观题时,学生要能围绕法律问题,明确提出观点,运用法律条文、案例事实等论据进行充分论证,且论证过程逻辑严密、条理清晰。例如,在论述“某企业行为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”时,学生要先表明观点,接着阐述不正当竞争法律构成要件,再结合企业具体行为进行分析,最后得出结论。同时,语言表达要准确、规范、简洁,符合法律专业术语要求,这对学生文字功底与法律素养都提出较高要求。

2025年云南卷关于夫妻财产问题考查,为高考政治选择性必修2命题方向调整与优化提供清晰方向标。无论是命题者、教师还是学生,都应深刻领会这些新趋势,命题者据此命制更具科学性、时代性、选拔性试题;教师依此调整教学策略,提升教学针对性;学生则要顺应趋势,转变学习方式,从多维度提升自身法律素养与综合能力,以更好应对未来高考挑战,成长为符合法治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