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2023年全国高考理综卷探寻---命题依据、命题方向、命题素材、命题灵感
生物研究员 杨明芬
2023年高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总共有三套试卷,包括全国甲卷、全国乙卷和新课标卷。其中新课标卷是2023年首次使用的高考试卷。这三份试卷都将在2025年退出高考的历史舞台,全国几乎所有省份都会在2025年进入新高考的模式。虽然老高考即将成为过去时,但毕竟还有一年的时间有些省份仍会实行老高考模式,所以有必要关注、研究、分析全国老高考真题试卷。高考真题卷是我们命题的依据、命题的方向、命题的素材来源、命题的灵感来源,研究、吃透高考真题卷,能使我们在研发2024届高考产品中命制出更符合高考要求的试卷,能更精准的帮助广大教育一线的老师找到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,并提供针对性的强化训练,同时能为广大考生提供更高效的备考训练项目。以下是我个人对2023年全国甲卷、乙卷和新课标卷进行的对比分析。
三份试卷虽均为老高考理综模式,但三份试卷在命题依据、适用省份、试卷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。
1.命题依据
全国甲卷和乙卷命题的依据:2003年《普通高中课程方案》(实验)及相关课程标准、《2019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》及相应大纲的说明。
新课标卷的命题依据:《中国高考评价体系》和2017年出版2020修订版的《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》。
2.适用省份
全国甲卷:贵州、四川、西藏、广西
全国乙卷:河南、江西、甘肃、青海、内蒙古、宁夏、新疆、陕西
新课标卷:安徽、山西、吉林、黑龙江、云南
3.试卷结构
全国甲卷 | ||||||
题序 | 分 值 | 考查知识 | 考查形式 | 难易度 | ||
选 择 题 | 1 | 6 | 物质的跨膜运输 | 简单文字表述 | 中(识记知识) | |
2 | 6 | 植物激素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| 简单文字表述 | 易(识记知识) | ||
3 | 6 | 人体神经中枢的分布及作用 | 简单文字表述 | 易(识记知识) | ||
4 | 6 |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| 文字表述+曲线图 | 中(知识运用) | ||
5 | 6 |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| 简单文字表述 | 易(识记知识) | ||
6 | 6 | 孟德尔分离定律的应用 | 文字信息表述 | 中(知识运用) | ||
非选择题 | 必 考 题 | 29 | 10 | 光合色素、光合作用产物及影响因素 | 文字表述 | 中(知识识记、运用) |
30 | 9 | 哺乳动物水盐平衡的调节 | 文字表述 | 中(知识识记、运用) | ||
31 | 10 | 种群、生态系统成分 | 文字表述 | 中偏易(知识识记、运用) | ||
32 | 10 | 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| 文字表述+表信息 | 中(知识识记、运用) | ||
选考题 | 37 | 15 | 蛋白质的分离 | 文字表述+电泳图 | 中(知识识记、运用) | |
38 | 15 | 基因工程的应用 | 文字信息表述 | 中(知识识记、运用) | ||
全国乙卷 | ||||||
题 型 | 题 序 | 分 值 | 考查知识 | 考查形式 | 难易度 | |
选 择 题 | 1 | 6 | 组成生物体的生物大分子及检测 | 文字+表格信息 | 中(识记知识) | |
2 | 6 | 叶绿体中色素 | 简单文字表述 | 易(识记知识) | ||
3 | 6 | 影响植物根细胞呼吸速率的因素 | 文字+曲线图信息 | 中(知识运用) | ||
4 | 6 | 激素调节对哺乳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| 简单文字表述 | 易(识记知识) | ||
5 | 6 | 某种蛋白质合成的条件 | 信息文字表述 | 中(知识运用) | ||
6 | 6 | 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| 信息文字表述 | 中(知识运用) | ||
非选择题 | 必考题 | 29 | 10 |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| 信息文字表述 | 中(知识运用) |
30 | 9 | 人体神经调节 | 图示信息 | 中(知识运用) | ||
31 | 10 | 生态系统结构、功能及稳定性 | 简单文字表述 | 中(知识运用) | ||
32 | 10 | 自由组合定律与酶特性的综合考查 | 信息文字表述 | 中偏难(知识运用) | ||
选考题 | 37 | 15 | 微生物的培养、分离、发发酵 | 文字表述+图示信息 | 中(知识运用) | |
38 | 15 | 基因工程的步骤及应用 | 文字表述+图示信息 | 中(知识识记、运用) | ||
全国新课标卷 | ||||||
题 型 | 题 序 | 分 值 | 考查知识 | 考查形式 | 难易度 | |
选 择 题 | 1 | 6 | 人体内的葡萄糖作用、运输和转化等 | 简单文字表述 | 中(知识识记、运用) | |
2 | 6 | 生物学原理在生产、生活中的应用 | 文字表述 | 中(知识运用) | ||
3 | 6 | 人体免疫细胞的作用 | 文字表述 | 中偏易(知识识记) | ||
4 | 6 | 种群数量的调查方法 | 简单文字表述 | 易(知识运用) | ||
5 | 6 | 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| 文字表述 | 中(知识运用) | ||
6 | 6 | 基因工程的工具 | 文字表示+图示 | 中(知识运用) | ||
非 选 择 题 | 31 | 10 | 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因素 | 简单文字表述 | 易(知识识记) | |
32 | 10 | 神经和体液对人体生命活动调节 | 简单文字表述 | 易(知识识记) | ||
33 | 10 | 生态系统的结构、功能及生物保护 | 文字表述+图示 | 中(知识识记、运用) | ||
34 | 12 | 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—伴性遗传 | 文字表述 | 中(知识运用) | ||
35 | 12 | 微生物分离与培养、植物组织培养 | 文字表述 | 中(知识运用) |
(1)题型题量
全国甲卷和乙卷题型题量均为:6(选择题)+4(必考题)+2(二选一);
新课标卷:6(选择题)+5(必考题),无二选一的选考题。
(2)分值:满分均为90分,三份试卷的选择题均为6分一个,共36分;非选择题:甲卷和乙卷4个必考题,均为39分,二选一选考题15分;新课标卷5个非选择题,共54分。
(3)非选择题题空数:全国甲卷<乙卷<新课标卷。甲卷一题最少3个空,最多5个空,二选一两试题题空基本相同,均为6空;乙卷一题最少3个空,最多6个空,二选一两试题题空基本相同,在7空或8空;新课标卷一题最少5个空,最多一题7个空。
(4)三份试卷教材模块占比
比较项目 | 全国甲卷 | 全国乙卷 | 新课标卷 |
必修1 | 22 | 28 | 22 |
必修2 | 15 | 22 | 18 |
选择性必修1 | 21 | 15 | 16 |
选择性必修2 | 16 | 10 | 16 |
选择性必修3 | 15 | 15 | 18 |
备注 | 新教材选择性必修1为老教材的必修3第1-3章内容;选择性必修2为老教材必修3第4-6章内容;选择性必修3为老教材选修1和选修3内容 |
(5)三份试卷考查形式、角度及分值
比较项目 | 语言表达 | 概念检测 | 遗传与计算 | 图表题 | 实验探究 |
全国甲卷 | 20 | 24 | 16 | 16 | 25 |
全国乙卷 | 20 | 28 | 16 | 21 | 26 |
新课标卷 | 16 | 22 | 18 | 16 | 30 |
三套试卷对于教材概念的检测占比比较大,仅次于实验探究的考查,说明老高考命题注重学生必备知识能力的考查;三份试卷实验探究占比均比较大,说明老高考均注重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及科学探究的学科素养的考查,充分体现了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探究为主的自然学科。
(6)基本能力和学科素养:三份试卷均注重对学生基本能力及学科素养的考查。
①全国甲卷:第1-5、38题,均重点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,第4题通过曲线图、第6题通过文字信息、第32题通过文字+图表信息、第29题通过文字信息表述考查了学生知识运用、获取信息能力、分析问题能力及实验探究能力。第30题、31题重点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;第1、3、5、29、30、37题考查了学生生命观念的学科素养;第2题、4题、6题、29题、32题考查了学生科学思维的学科素养;第31题、38题主要考查学生社会责任的学科素养。
②全国乙卷:第1-5题,均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,第3题通过曲线图、第5、6题通过文字信息还考查了学生的分析、获取信息、知识运用的能力。第29、32、37、38均注重考查了学生的知识运用、分析能力,30题考查了学生的理解、分析能力;31题通过生态系统考查了学生理解能力、知识运用的能力。第1、3—5题、30、31题考查了学生的生命观念的学生素养,第2、6、29题考查了学生科学思维的学科素养;第37和38题重点考查学生社会责任的学科素养。32题重点考查叙述实验探究的能力及科学思维的学科素养考查。
③新课标卷:第1、2、3、4题均通过简单文字表述考查学生理解能力,第5题、34题、35题通过实验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、获取信息能力、分析能力、实验探究能力;31题、32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;33题通过图示信息考查学生理解能力、获取信息、分析能力。第1题、第3题、第4题、第6题、第31题、32题主要考查学生生命观念的学科素养,第2题、第33题、35题重点考查学生社会责任的学科素养。第4、5、34、35题重点考查学生科学思维的学科素养。
从试题考查形式、考查角度、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可以看出,与全国甲卷和乙卷相比,新课标卷材料信息题偏少,考查形式比较单一,大多是文字叙述题,大多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;试卷整体难度偏低。个人认为主要原因是新课标卷第一年使用,目的是为了求稳和平稳过渡。而甲卷和乙卷在求稳的基础上也有求新的变化,如考察形式多样,信息题有所增加,实验探究题有增加。
4. 对公司生物学科相关项目研发的启示
2024届老高考的产品基本都是由新高考省份试卷调制而成,在调制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。
(1)试卷结构不能混:老高考虽都是理综卷,但是新课标卷与甲卷和乙卷的题型、题序发生改变,不可搞混。
(2)题空设置和答案书写量:全国甲卷和乙卷的书写量延续往年,书写量比新高考的要大一些,重在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;新课标卷书写量相对要小一点,但2024年书写量可能会有所增加。书写量也是试题难度提升的一种方式。由于我们的试卷大多是用于学生练习用的,所以老高考的题空也不必完全按高考真题卷来设置,这样达不到查漏补缺,检验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,所以从新高考试卷调制过来的试题,题空我们一般控制在6个左右。
(3)考查形式要多样:从试题考察形式看,今年的新课标卷考察形式较全国甲卷和乙卷来说,显得比较单一,大多是文字叙述题。但这并不能说明2024年会延续这种形式,个人认为2024年新课标卷的考查形式会更多样化。甲卷和乙卷可能会继续延续23年的试卷结构和试题风格。
(4)注重教材模块内容的融合:通过试卷比对发现,乙卷和新课标卷更注重教材模块知识的融合考查,使各模块知识有机的联系在一起,乙卷第32题将必修1中酶的特性与必修2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有机结合一起考查;新课标卷第31题将必修1细胞的增殖与选择性必修1中植物激素融合一起考查。打破教材模块之间的壁垒是大势所趋,新高考体现的尤为明显,这也是老高考逐渐向新高考过渡的一种体现。
(5)注重信息题的设置:近几年在《中国高考评价体系》指导下的高考命题,呈现出“无价值,不入题;无思维,不命题;无情境,不成题”的典型特征。不管是老高考还是新高考,这一典型的命题特征会在2024年高考真题中体现得更明显。在平时的项目研发中,要特别注重信息题的设置,且信息要多元化,涉及生产、生活、科研等领域。
(6)实验探究试题的形式要多元化:实验探究题目要从实验原则、实验设计、实验步骤、实验思路、实验预期结果、实验分析、实验结果等方面和环节进行考查;选择实验题多从实验原则、实验步骤、实验结果分析方面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的学科素养;如全国乙卷选择题第6题考查了实验的分析,甲卷第6题考查了实验结果,新课标卷第4题考查了实验结果的分析,第6题考查实验的预期结果;非选择题主要从实验设计、实验思路、实验预期结果等方面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的学科素养。如甲卷第29题第(3)小问,38题(4)小问让学生写实验思路及预期结果;乙卷第29题第(3)考查了实验结论得出的依据;第32题考查对实验过程及结果的分析;38题(4)小题让学生写实验思路;新课标卷第34题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;35题第(3)小题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写出实验结论。